酒店“摘星”不以为耻?该让他们付出巨大代价

编辑:admin 日期:2020-01-19 16:41:10 / 人气:

1月17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,在近期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的暗访检查中发现,部分五星级饭店的卫生和消防安全问题严重,必备项缺失、设施设备陈旧、服务不规范问题突出。海南海口喜来登酒店等9家饭店被取消五星级旅游饭店资格,四川天府丽都喜来登饭店等6家饭店被要求限期整改12个月。
仅2019年以来,国家文旅部就已四次对共计29家不符合相关星级标准的五星级酒店进行“摘星”,此外还有累计32家酒店被要求限期整改12个月,涉及喜来登、希尔顿等多个知名酒店品牌。毫无疑问,这种星级酒店动态管理措施,体现的是国家文旅部强力整顿旅游酒店相关经营秩序的的决心、勇气和智慧。尤其春节旅游高峰期到来之际,如此动作更具意义。
然而,国家文旅部连续对相关不合格星级酒店进行出手“摘星”或限期整改,相关酒店经营者应该受到足够警示才对,但仍旧有那么多酒店进入到被“摘星”和限期整改的行列,固然说明了文旅部监督检查和处理工作越来越细、越来越严,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样的“摘星”和限期整改动作,一定程度上还是缺乏足够的威力。
众所周知,旅游饭店星级评价,既是对旅游饭店硬件设施的考评,也是对卫生、安全、餐饮等软服务的认证,更是诚信和信用的标志。从星级提升中,酒店可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,比如吸引更多追求高品质顾客的眼光、增加酒店的知名度等。可以说,酒店星级原本是酒店的一个金字招牌。
但也须深刻看到的是,时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,星级牌匾在很多时候对一些酒店的影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,人们接受一个酒店服务,并不一定看重的就是星级牌匾,而是网络声量。比如近些年出现的“网红酒店”等,他们主要依靠的是适时成功宣传等,酒店星牌等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并不十分关键的因素,因此相关星级酒店对职能部门的暗访、“摘牌”等并不如想象的上心。
更重要的是,“摘牌”、限期整改等可能并没有影响到相关酒店的直接根本利益。一方面,一些酒店之所以被摘星,是因为他们在服务设施、卫生等方面不达标,甚至违法违规,但在处理上却仅是对其摘星、警告和限期整改等,并没有对其进行更为严厉的经济处罚。
另一方面,一些酒店被“摘星”,也就说明其相关的服务水平并没有到位。按照质价相符原则,这些酒店应该相应降低客房、餐饮等方面收费标准。但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因此降价的机制,不管是物价、市场、文旅等管理者,还是经营者都对此缺乏必要的实质性动作,经营者因此受到的经济影响也不大,甚至没有。
概而言之,由于时代变化等星牌对酒店的影响力不足,或“摘牌”等让酒店付出的直接代价不够甚至没有代价等,是一些星级酒店面对摘星处罚,敢于继续名不副实经营,甚至前赴后继陷入其中的主要原因所在。
对症下药,治病纠根。这也进一步警示有关方面,要想让“摘星”等动作达到应有效果,就需要与时俱进在管理的思路和手段上进行有效改进,提升“摘星”的威力,而非僵化、简单的死守与实际不太相适宜的老套做法。
具体讲,一方面,要切实树立“互联网+”思维,熟悉和掌握现代互联网宣传和传播的特点,善用及时而有效的网络宣传,让酒店网络宣传等不能抵消因“摘星”而造成的影响和损失,进而不得不严肃对待“摘星”。
另一方面,改独家治理为部门联动,文旅、物价、市场等部门协调发力,及时制定完善“摘星”价格联动机制等,让酒店“摘星”就要付出相应服务降价等成本。同时,完善相关罚则,让酒店“摘星”发现的卫生不达标等也付出巨大代价,从而对“摘星”不敢掉以轻心。

现在致电 022-76667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Top 回顶部